▍来源:药脉通
▍作者:司徒阳明
贝诺口爽小编提示:迄今为止,原定于中秋后国庆天出台的国家一医保局带量方案未出,但地方带量采购方案已经率先出手。
今日,武汉市医用物资采购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武汉市第一批带量议价品种参考采购量的通知》、《2018年武汉市第一批药品带量议价实施细则》、《关于2018年武汉市第一批药品带量议价报价工作通知》等通知,公布了带量采购品种及其具体议价细则,正式开始落地带量采购。
通知显示,第一批次带量议价药品目录涉及品种48个,此次报价流程仅针对上述48个品种,但未来不在本次目录中的医保目录品种将分批次陆续进行带量采购。
同时,本批次目录公布的参考采购量为部分剂型、品规,同品种名称其他剂型、规格均需按规则参与本次报价。
12品种降价不得低于30%
贝诺口爽小编提示:梳理采购范围,药脉通发现,本次公布的带量采购品种大品种,目录分为两个,目录一为包括多西他赛等治疗肿瘤药物和阿托伐他汀钙类、阿德福韦酯的治疗高血脂、乙肝等慢性病、常见病的药物。目录二包括注射用血栓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丹参川穹等常被列为辅助用药大品种。
根据2017年的采购金额,常被列入辅助用药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在这一通用名下,不同品规产品销售额3个多亿,成为本批次带量采购品种销售额最高的品种。一个城市销量就超过3个亿,由此可见该产品销售有多凶猛。
贝诺口爽小编提示:根据目录不同,相对应的降价规则完全不同。议价实施细则表示,目录2的品种,原则上在湖北省中标价格的基础上降价至少30%,目标价各规格间保持合理的差比价关系。
36品种,降价3%-5%即可过关
对于目录一的品种,降价要求相对比较温和。
在目录1第一质量分组(主要是原研药和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抗肿瘤药原则上比全国最低价降价5%即可,第一质量分组其他品规要求在全国最低价基础上降幅≥3%。原参与武汉市部分进口药品议价的品规如果已经达到降幅可以不用再硬性降价,当然如果为了抢市场愿意再降价也是可以的。
第二质量品规(原研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在全国最低价基础上降幅要达到或超过5%。
在国家带量采购方案中,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降价最受关注,而本次武汉市带量采购方案并无硬性降价要求,只有一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只要不高于武汉市现行采购价即可,而有2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则是在低于武汉市现行采购价基础上的价格低者中标。
带量全国推广?
带量采购会成为以后药品采购全国推广的新模式?
在国家医保局的带量采购方案正争论中酝酿出台之际,武汉市带量采购细则的推出让带量采购方式全国推广的道路更为明晰。
2015年药品集中采购迎来了一个碎片化的新局面,在省标之外,在“标榜”量价挂钩的口号下,各地市、医院联合体甚至单个医院的二次议价蜂拥而来,评价掌控主要药品市场的优势,各地市、医联体的二次降价的需求珀薇强硬,在降价之初,动辄是20%-30%的降幅,当时业界一片叫苦之声。在这一轮强硬降价后,由于量价并未实际挂钩,或者是由于降价太狠,产品空间不足,导致市场短缺,现在越来越多药品被纳入了短缺药行列,或者省标降价少了,给二次议价留好空间,集采也出现了新模式是,现在药品采购中省标逐渐弱化,动态调整,全国价格联动成为省标的主流,二次议价的价格成为药品定价主导。
现在新的采购模式——带量采购,其实从本质来讲,和以往行业内认知的二次议价有很多相同之处,即地市或医联体仍将掌握议价的主动权,但是不同的是,此前所谓的带量采购是虚无缥缈的量,现在带量采购会更为明确一点,有具体采购数量。
如果这个数量能够落到实处,那么对于行业来说,由于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未来医药代理作用会被弱化,市场推广将成为代理的主要职责,代理空间将取决于药品价格,现在一些市场热门品种,尤其是有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由于市场推广多年,产品知识缺乏创新、同时同类竞争品种较少,替代性不强的话,其推广的功能也所谓无几,以价格拿市场,一票制甚至成为可能;但是对于一些仍然需要推广的产品来说,即使是带量采购,推广的功能仍不可或缺,所以在价格上仍需留有价格空间;
同时,量价采购还有一个必须关注的是全国价格联动,由于各地市场规模不同,面对不同规模的市场,企业给出价格折扣肯定会有所不同,如果强行要求价格联动的话,那么企业价格上必须仍有所保留。
如果量无法落到实处,那么,这新一轮带量采购对于降价药品来说,或将会带来双输,企业降价后,由于没有量的保证,产品又失去了推广了空间,那么,会带来产品短缺,或者说不降价的产品会因为价格高而抢占市场。
相对于本轮武汉市的带量采购,突出强调量的同时,治疗性药品的降价其实相对温和,辅助药品的降价幅度较高,对于行业来说,是一种温和试探,接受度应该会较高。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