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热线:400-116-1787
13173168570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2010号(寒亭高新技术产业园)
邮 箱:sdbnyy@163.com
招商热线:400-116-1787
13173168570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2010号(寒亭高新技术产业园)
邮 箱:sdbnyy@163.com
在北京,快消品、日用百货等非药品,正以另一种形式在定点药店“上架”: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的永安堂药店里,开了一家7-11便利店。走进这家药店,直行或者左转可以购买药品,右转就是7-11便利店。
需特别提出的是,这家永安堂是一家医保定点药店。
对此,北京市东城市场监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便利店与药店融合发展,让市民在同一个地方随时买到日常商品、药品、医疗器械,是北京市鼓励的一个发展方向。
康脐宝小编提示:在政策鼓励下,朝阳区北苑华贸天地1层的普安药房里,也开了一家罗森便利店。进入普安药房,陈列着一些非处方药、常用药、生活用品及副食品。
6月21日,搜药君实地探访了这两家“店中有店”的药店。
永安堂:一副门面,挂两个牌子
今日上午,搜药君来到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的永安堂药店,发现这家药店是医保定点药店,7-11便利店占据了药店一层将近1/3的面积,7-11标志性招牌清晰可见。
走进共用的大门,来客将面临第一个选择:三扇小门。向前及向左,是永安堂药店,可购买药品、保健食品以及医疗器械等商品;向右则进入7-11便利店,便利店的陈设与其他7-11便利店类似,经营者的日用百货、酒水、化妆品以及快餐熟食类商品。
两家店被一堵墙严严实实地分开,可谓泾渭分明,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经营。
搜药在这家“店中店”的门口大约站了半小时,发现进店的消费者大多是奔着便利店来的,到药店购药的消费者并不多,而同时进入两家店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基本上只有搜药一行人。
普安药房:药店与便利店的融合较为彻底
康脐宝小编提示:中午时分,搜药君又来到了位于朝阳区北苑华贸天地1层的普安药房,发现这家药店或为新开,店中新装修的痕迹很严重,无论是日用百货还是药品,陈列的并不多,便利店标志性的快餐熟食类食品虽未上架,但崭新的各式容器均已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普安药房与罗森便利店融合得较为彻底,没有像永安堂和7-11便利店那样,“两家店”的痕迹特别明显。
第一点,从招牌上,普安药房与罗森便利店所用装修和字体风格类似,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第二点,在商品货架的摆放上,普安药房与罗森便利店融合的较好,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
搜药君从普安药房的东门进入,左侧是食品区,右侧是尚未营业的快餐熟食区;再往里走,右侧是处方药区,左侧是日常药品区,用一排柜子与食品区隔开;再往前则是一排冰柜,当中摆放着矿泉水、饮料等冷饮。
在搜药君看来,普安药房这种“店中店”模式,比永安堂与“7-11”组建的模式,更符合一站式购物的理念,真正实现在同一个地方随时买到日常商品、药品、医疗器械。
药店主动拥抱“竞争对手”
通过实地探访两家“店中店”模式的药店,可以看出,药店业态的变革,或已悄然开始。
早前,药店是以经营药品为基本,购买药品的消费者为主要客流。后来,药店在经营药品的基础上,辅以经营大量的非药品,既能充分满足主要客流的需求,又进一步提高了营业的利润。
康脐宝小编提示:按照同样的原理,销售百货的超市(也可能是大一点的便利店),也热衷在周边或营业范围内引入药店,充分满足自己主要客流的需求。
而今,药店与超市(便利店)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双方开始进一步融合。
起初,当便利店开始售药,药店多把便利店当做争抢蛋糕的敌人,而以上提到的两家药店,则体现了药店开始主动拥抱“竞争对手”,互为借力,谋求合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
第一,互带客流。药店与便利店“抱团”,正是看中彼此的客流,以期利用对方的客流带来更大的收益,达到共赢的目的。
这正如永安堂业务经理所说的,“(药店)旁边开了便利店对客流会有些帮助,对我们来说是共赢”。
第二,政策因素。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多地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下架定点药店非药品。这让定点药店的非药经营能力下滑,药店的“非药战略”进一步压缩。
第三,政府推动。无论是药品还是日用百货,都是人们的刚需,人们也愿意享受在一个地方买到包括日用百货、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的便利,体验一站式购物。而北京市政府,则在加速推动。
东城市场监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便利店与药店融合发展,让市民在同一个地方随时买到日常商品、药品、医疗器械,也是北京市鼓励的一个发展方向。安定门外这家永安堂虽然部分区域租给了7-11便利店,剩余面积仍大大超出药店规定的面积,因此只要二者证照齐全,不影响对方经营即可。
真正融合仍需时间
康脐宝小编提示:在早前搜药推送的文章中,曾介绍了北京市部分便利点开始售药,而基本情况则是在超市货便利店的角落里,放置一至三排货架,用来摆放药品。从外观上来讲,还是便利店。
而永安堂与7-11便利店融合的模式,仍被一堵墙划分得泾渭分明,说两家门店共用一扇大门也并不为过。
普安药房与罗森便利店的合作模式,从外观到货架摆放,虽然融合得不错,但从称呼上来看,仍是两家门店、两种业态。
从政府以及政策的角度上讲,药店与便利店“走到了一起”,药品、日常百货一站式购买的目标似乎达到了,但与两者间真正融合仍存在一定的距离。
或许,只有到了人们分不清那是药店还是便利店的时候,真正的融合才能完成。
分类分级,药店开始发力了
早前,当北京市推进便利店售药时,药店传出“末日论”,认为在寒冬期被便利店瓜分“蛋糕”,将对药店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其实,药店与便利店融合是一个双向政策,也是一个双赢的政策,便利店在开展新业务的同时,药店也能借此拥抱便利店,互为借力,相互引流,以达到双赢。
同时,这也体现出药店在分类分级中开始发力。
便利店售药,实质上已成为了药店分类分级要求中“一类店”的雏形,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和工作的推进,在分类分级的道路上,便利店已经走到了药店的前列。
而今,药店主动同便利店合作,设计“店中店”“店边店”等模式,也是积极拥抱融合发展政策的体现。
也看得出,药店在分类分级的“一类店”领域,开始正式发力。
【声明】本文为转载,山东贝诺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对其准确性及观点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0536-8261370,我们将立即处理,以保障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