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招商热线:400-116-1787

                 13173168570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2010号(寒亭高新技术产业园)

邮  箱:sdbnyy@163.com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药品采购,垄断搞不下去了!

发布日期:2018-03-09 作者: 点击: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取消、“两票制”推行、药房托管试水,各地都在探索新的药品采购模式。从目前看,有些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模式可能面临新的反垄断风险。医药行业垄断行为已被我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列为执法重点,宣告我国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工作正在全面提速。



当事人: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

 

办案机关:上海市工商局

 

中止调查时间:2018122

 

办案结果:对当事人作出中止调查决定。当事人履行承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0162月,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发起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组建了上海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联盟(以下简称上海GPO),并形成组织架构,制定药品采购规则。上海GPO委托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医健中心)提供第三方采购事务和技术支持服务。

 

上海GPO以公立医疗机构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以下简称阳光平台)上可正常采购的药品为采购范围,含集中采购招标中标药品、挂网采购药品和自费药,已开展医保带量采购的药品、谈判采购的药品及定点生产药品除外。上海GPO要求已入围阳光平台的参选企业再次申报药品结算价、预计供应链服务成本分担比例、市场占有率等材料,并进行专家遴选等程序,最终决定上海GPO药品采购目录。对于未入选上海GPO药品采购目录的企业,所有会员医院拒绝与之交易。

 

经国家工商总局授权,上海市工商局于201758日对上海GPO相关经营者医健中心和基金会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本案调查过程中,当事人承认其联合抵制交易的事实,认识到其行为对竞争产生了不当影响,积极配合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认识较为深刻。2017125日,当事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上海市工商局提交了《关于申请中止调查的报告》,承诺完善采购联盟工作规则,制定体现联合采购公益性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实施步骤,并于2018430日前履行上述承诺。

 

上海市工商局认为,鉴于当事人是对医改的初步探索,试点阶段未对市场造成严重影响,且向执法机关提交了包括明确的整改措施、实施步骤、落实时间表等内容的《申请中止调查报告》,已达到了反垄断执法的目的,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五条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上海市工商局于2018122日制发了《中止调查决定书》,决定对其中止调查,并监督其整改。

 

体会:以遵守竞争政策的思维实现改革目标

 

我国医改步入“深水区”,依然面临很多难题有待破解,某些新生事物出现监管的空白,极大地挑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医药购销领域是反垄断执法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医疗机构在集中采购药品时需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医药购销改革也需相关部门打出“组合拳”。

 

药品集中采购需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将医院的需求通过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集中采购,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采购的常用方法。

 

GPO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仅有上海、深圳试点实施。从试点情况来看,两地的改革模式均被反垄断执法部门责令整改。无论是深圳GPO涉及的行政垄断行为还是上海GPO涉及的垄断协议行为,两地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为何都违反了《反垄断法》?究其原因,是其没有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充分考虑公平竞争的要求。

 

在查办上海GPO案件时,我们发现当事人对上海GPO模式的制度设计相对完备,充分考虑到财政、税务等问题,尤其熟知医药行业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医改动向,但是对竞争政策知之甚少。对此,我们认为,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集中采购时,不仅需要遵守行业专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要求,还应以遵循竞争政策的思维去实现改革。依据《反垄断法》进行合规建设、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应是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集中采购等医药购销改革的“必修课”。

 

医药购销领域的反垄断执法仍需发力

 

近年来,医药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注重点,尤其是2016年以来,发改委与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在医药行业掀起了更为猛烈的反垄断“风暴”。

 

医药行业行政垄断、垄断协议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不断出现。2015年安徽省蚌埠市卫计委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涉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被查处,成为医药行业行政垄断第一案。之后,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江安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等多地涉及卫计委的行政垄断案相继被查处。

 

除行政垄断外,原料药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垄断协议案也一直是反垄断执法部门关注的重点。在2015年原料药行业反垄断第一案中,重庆青阳药业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交易被罚款43.9万元,拉开了原料药行业反垄断执法的序幕。随后,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因垄断水杨酸甲酯原料药被罚款220万元,等等。

 

综观医药行业的垄断案件,涉案产品从药物到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涵盖了行政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3种垄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医药行业垄断行为高发、垄断形式多样的特点。同时这也表明,医药行业垄断行为已被我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列为执法重点,宣告我国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工作正在全面提速。

 

医药购销改革需打出“组合拳”

 

在本案查办期间,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取消、“两票制”推行、药房托管试水,各地都在探索新的药品采购模式。从目前看,有些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模式可能面临新的反垄断风险。20178月,广东省发改委对《药房托管行为反垄断执法指南》征求意见,明确指出了公立医院、医药企业在药房托管中可能面临的垄断行为。同样,在“两票制”下的医药企业或许面临三重反垄断风险,如生产商固定价格加大纵向垄断风险、经销商价格合谋加大横向垄断风险、原料药不正当高价加大滥用支配地位风险等。

 

《反垄断法》是竞争法律和政策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改革意味着“破”和“变”,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以及经营者可以借改革之名忽视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经营者都应当以遵守竞争政策的思维去实现改革目标。


本文网址:http://www.sdfda.com/news/565.html

相关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分享 一键分享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